《我要的是葫芦》教学设计2
学习目标
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。
2、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。
重点: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难点:懂得叶和葫芦的关系。
一、导入
1、今天,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,出示葫芦,小朋友,你们见过葫芦吗?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?
2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。《我要的是葫芦》小朋友们齐读课题,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了?
二、看图
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,先看第一幅图,请小朋友认真观察,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?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,出示第二幅图,看看你发现了什么?看看有什么不一样?
三、说话:
1、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?
(1)、人的表情不一样:一是面带微笑,一是满脸惊讶。
(2)、葫芦的叶子不一样:一是绿绿的叶子,一是枯黄的叶子,有的还有小孔。
(3)、葫芦不一样:一是挂在藤上,一是掉在地上。
2、看了这两幅图,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?(学生发表意见。)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。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。
四、朗读感悟
1、自读课文,注意读准字音,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。
2、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?师范读第一自然段。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。
3、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,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?(细长、长满、雪白的、小葫芦)小葫芦真是太美了,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。
4、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?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。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。其它同学评。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。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?
5、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?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。
6、这么美的小葫芦,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?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。齐读最后一段。出示图:多可惜呀!
7、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?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请小朋友读课文2、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。学生自由说。
8、男女生分角色朗读。
9、读读下面两句话,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?
有几个虫子怕什么!他认为:———(了解蚜虫,并进行指导朗读)板书:长虫
叶子上的虫还用治?他想的是:———板书:不治
比较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(意思相同,每组第一句是反问句,第二句是陈述句,第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比第二句更强烈)
同学们认为他想得对不对,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?小组讨论汇报。
(植物的叶子是吸收阳光和养料用的,叶子长的好,才能结出好的果实)
10、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,小组学生分角色,老师和学生合作读。
11、用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说出小葫芦变黄的原因。(因为种葫芦的人,只要葫芦,不管叶子,所以小葫芦变黄了,全落了)板书:划线
12、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?(首先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,所以叶子长虫子,他认没有必要治,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)
五、课堂扩展
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葫芦变黄落下,心里十分难过,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,第二年,他又种了几棵葫芦,以后他会怎样想,怎样做呢?生自由说
六、小结
学习了本课使你明白了什么?生说
师:要想得到好果实,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,不能只注意结果。做任何事都得注意食物之间的联系。